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章圖

分享:

::: 保單健檢是什麼?如何進行保單健檢?有哪些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

2024/08/15 發布

隨著年紀成長,我們的人生之旅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采。年少時,或許只需要一份健康醫療保險便可以應對許多突如其來的小病痛;成家立業後,身上多了幾份不同的責任,開始尋求更多更全面的保障;而在面臨退休後,關注更多的會是安穩地度過生活以及財富的保存與傳承。

 

在每一個人生階段,我們對於生活的需求和關注都在改變,而這些變化也會同樣地反應在保險的選擇上。然而隨著保單的增加,所累積的保費可能讓人生活喘不過氣,開始考量這份保單是否還適合自己,但如果解約會不會之後有一天突然又會需要的窘境。當面臨此類困境時,保單健檢的重要性才愈加顯現。透過定期的保單健檢,能夠有效的檢視現有的保單與其保險範圍,也能夠避免購買重複或缺少必要的保障。接下來就繼續跟著小光的腳步,來看看究竟什麼是保單健檢吧!

star 保單健檢是什麼?

每年度我們都會到醫院進行身體的健康檢查,以確保身體健康良好或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同樣地,我們的保單也需要定期的健檢。用以幫助我們確保現有的保險仍然符合目前的需求。是否有需要調整保險範圍或保費等條件。如此可以避免陷入當真正意外發生時,面臨好幾十萬的住院醫療費用,才發現每年繳交的許多保費只能理賠幾千元的懊悔當中。

star 為什麼需要保單健檢?

保單健檢的重要性主要是可以應付來自於我們生活中的多樣變化。接下來可以透過以下幾個面向來討論:

 

  1. 法令變化

    雖然法律規定的調整並不會影響既有保單所保障的範圍,但是法令的變化仍有可能會影響原先預期的保障範圍。

     

  2. 年齡與家庭

    在不同的人生時期,我們對於保險的需求也會跟著變化。在年輕時,可能只需要比較簡單的醫療或意外險。但是當來到青壯年時期,就會需要更全面的健康保障。此時,有些人可能建立了家庭也計畫有孩子。另外,年邁的父母會需要較為長期的照顧,長期下來也會是一筆較大的支出。定期的保單健檢,才能有效的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以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各個階段保單需求的轉變:

    年紀與家庭都會影響保險需求

     

    有些保險必須提早開始規劃,像是退休養老後的長照險如果等真的退休才開始準備,那麼便需要負擔高額的保險費用,甚至因年齡超過限制而無法再投保,其他像是醫療險、重大傷病險也都是相同的概念喔!

     

  3. 新產品

    隨著社會環境或面臨健康風險不斷變化,保險公司也跟著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像是前段時間的新冠疫情,就有對應防疫保單的出現,針對疫情提供較為精準和特定保障。而這些不斷推陳出新的保險產品可能比我們早期購買的保單更具CP值,或適時補足原保障不足之處。通過保單健檢,可以及時了解這些新產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保險方案。

star 什麼時候適合進行保單健檢?

保險的目的是用來進行風險管理,在意外發生時將財務風險可以轉嫁給保險公司,降低自己的損失,獲得經濟保障。通常會建議每 3 年需要為自己進行一次保單健檢,除此之外,在面臨身分轉換時也是適合進行保單健檢的時機點,這邊也整理了幾個適合進行保單健檢的關鍵時刻,可以做為參考喔!

 

  1. 踏入職場之際

    自學校畢業並踏入職場開始有自己的收入後,可以是一個進行保單健檢的時機。這時的保單可能是小時候父母親幫忙保的,可以先審視這些保單的效果是否與自己需求相符,保障範圍是否足夠等因素,決定加退保與否。另外,此階段過高的保費可能會對自身經濟造成壓力,因此統整每份保險的保費、保險範圍等條件,確保能發揮最大效益是很重要的!

     

  2. 工作穩定/成家立業時

    進入青壯年時期後,薪水持續成長且較為穩定,可以考慮再進行一次保單健檢。這個時期對於健康醫療類型保險的需求、金額會較年輕時期高。在這個階段,許多人開始結婚、生子,家庭成員的增加使得保險需求上升,就會需要重新檢視和調整現有的保險保障,來面對新的挑戰和需求。壽險、失能險類型的險種重要性開始提升,妥善的保險規劃,可以確保在意外不幸發生後,家人能夠得到經濟上支持。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保障另一半和孩子的生活不受影響。

     

  3. 鄰近中年

    隨著年紀逐漸增長,為退休後可能被長期照顧的需求做準備的重要性越來越不可忽視,想要在被長期照顧時還能夠有穩定的現金流,那便需要盡早開始為自己做規劃。

     

  4. 退休後

    退休後也是一個重要的保單健檢時機。這個階段應該要更頻繁的檢視保障是否完整,但失去穩定的金流,可以考慮簡化保險組合,選擇擁有更全面的醫療和長期照護保障以及壽險等險種,確保家人能獲得足夠的經濟支持。

star 如何進行保單健檢

第一步:辨認保險需求

每個人購買保險的目的皆不相同,進行保單健檢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辨識自己對於保險有哪些需求,像是健康狀況如何、是否常常從事戶外活動、通勤方式是否騎車開車或有理財規劃需求等。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兩種:

 

保障型:降低風險;投資理財型:資產保值/獲利

 

第二步:理解最新產品與環境

在進行保單健檢很重要的一環便是充分獲取資訊,包括推出了什麼新的保險商品或哪些保險已經不符合現在的醫療環境等,現在的網路投保平台大多會提供保險相關的知識文章,讓保戶隨時可以掌握最新的市場變化喔!

第三步:檢視保險組合

在理解自己的保險需求後,可能會需要各種不同的險種才能獲得較為完整的保障。如何選擇哪些應該要採用終身險,哪些使用定期險,這將會影響到每期保費的金額。許多人會選擇以小數量的終身險搭配其他較為功能性的定期險作為自己的保險組合。額度搭配也是需要注意的重點,終身險的保費通常會較高。另外,身上也應維持一定比例的緊急備用金而非全額投入,以免無法應付突然的大額消費。

第四步:檢視基本資料

進行保單健檢的時機多為可能有一些重大的人生轉折發生,像是結婚、生子、退休等事件。因此務必重新檢查所填寫的資料,確認是否都已經是最新的版本。另外像是改名、受益人的更新或換工作等情形發生,也應一併檢視並更新投保資料及繳費方式。

star 保單健檢注意事項

在進行保單健檢時,有些重要的因素需要特別注意,才能夠確保充分理解和管理自己的保險需求。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注意事項:

 

  1. 重新檢視現有保單

    每一次進行保單健檢前,首先都要再重新看過目前的保單,確認每一份的保障範圍,是否有保障缺口或重複承保。

     

  2. 更新基本資料

    在保單健檢時,也應該要重新檢查或更新個人資料。包括聯絡方式、職業別、婚姻狀況或姓名等,這些資訊的變化會對審視自己的保險需求時產生影響。

     

  3. 保額是否足夠

    保單的額度應該要隨著目前的生活狀況以及經濟條件去調整,因此也應定期評估保額是否足夠。保額過低可能無法提供充分的保障,而保額過高則可能增加不必要的保費支出。

     

  4. 熟悉理賠流程

    於保單健檢時,應理解熟悉各保單的理賠流程、所需的文件以及理賠金支付與撥款時間點。在申請理賠時可以避免因為不熟悉流程而延誤理賠,甚至超出理賠的時效性。

     

  5. 期限與續保

    每一次的保單健檢都應重新核閱保單的條款及其期限,確認保單的有效日期。若為定期險應特別留意續保的條件或持續追蹤其他的保險商品,避免在保單到期後,處於較長時間未投保的狀態,從而喪失應有的權益。

     

star 結論

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以及環境的變化,保險需求也再隨著改變。從年少時期的無憂無慮,到成家立業的責任擔當,再到晚年的安穩生活,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不同的保險來確保我們的生活與家庭的穩定。透過定期進行保單健檢,我們能夠確保現有的保單依然符合我們的需求,而在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時,也能跟隨最新的市場產品和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持續擁有完整的保障,達到最佳的保險效果。

 

而目前網路投保平台的興起,也讓保戶能夠隨時掌握自己到底有哪些保單,還有智能客服能提供諮詢服務。如果對於自己持有的實體保單有疑問或者想要調整自己的保險權益,新光人壽的專業保險顧問有提供免費的智能保單健診服務,讓你輕鬆審視自己的保單!

star 常見問題QA

在哪些情況下特別需要進行保單健檢?

有幾個關鍵時刻是進行保單健檢的最佳時機。

  • 剛步入職場:可能需要重新檢視由父母購買的保單是否仍符合你的需求。
  • 青壯年期:開始有穩定收入並成立家庭時,保險需求會增加,這時應該重新檢視現有保單調整保障範圍。
  • 中年時:應為退休做準備,包括長期照護保險等。
  • 退休後:應進行保單健檢,以確保保險組合能夠適應退休生活,並簡化保險組合以減輕經濟壓力。

為什麼我們需要定期進行保單健檢?

隨著人生階段變化,我們的保險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年輕時,簡單的健康醫療保險可能足以應對生活中的小病痛;而成家立業後,隨著家庭責任的增加,我們對於保障的需求變得更加全面,退休後則更關注安穩的生活和財富的保存。

如何進行有效的保單健檢?

進行保單健檢的第一步是辨認自己的保險需求,包括健康狀況、生活方式和未來計劃等。接著,了解最新的保險產品和市場環境,查看新推出的產品是否能提供更好的保障。你也必須檢視目前的保險組合,確認各項保險是否能夠滿足當前需求,並調整保額和保險種類。

star 延伸閱讀

智能客服